Media Interviews

《四川日报》专访余淼杰:成都要用好双机场优势,打造自由贸易空港

余淼杰,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、副院长,兼任国际中国研究联盟秘书长、黄廷芳/信和青年杰出学者,是全球经济管理类前 1%高引论文经济学家,也是首位获得英国皇家经济学会奖的华人经济学者。

余淼杰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贸易和中国经济发展,曾被联合国、亚洲发展银行、财政部、商务部、国务院参事室和多个地方政府聘为专家顾问,曾主持多个国家社科重大、重点科研项目。

  undefined
 

点击观看视频

2020年国际形势复杂多变。这一情况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什么影响?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改革开放新高地,成渝地区又有哪些抓手?

带着问题,记者采访了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、副院长余淼杰。余淼杰是国际贸易和中国经济发展等领域知名经济学家,采访全程他儒雅温和,但回答却很坚定: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,成渝地区开放角色会越来越重要。

认清战略角色:大变局下,如何认识“双城记”战略意义?

·中美关系日益复杂、全球化出现新变化、局部价值链面临破裂风险,多重形势下,成渝地区开放角色越来越重要。

记者:今年国际形势复杂变化。中央指出,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,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一项重大举措。为什么这么说?

余淼杰:现在面临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,可以体现在三个方面。第一是中美关系日益复杂。第二是全球化出现新变化,从依赖世界贸易组织作为主要平台的多边经贸合作,转变为更加依赖区域经济合作。第三是这些形势带来局部价值链破裂的风险。应对这一情况,党中央明确提出加快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。“双循环”的重点在于循环,内循环和外循环要彼此促进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有利于构建新格局的。

促进内循环,就要发展好国内大市场,发展城市群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就是重要方面。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,正好可以形成我国城市群“东西南北”四极布局,还能带动西部地区发展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口密集,也非常适合“两新一重”(新型基础设施、新型城镇化,以及交通、水利等重大工程)尤其是新基建的布局,促进落实工业化、城镇化、信息化“三化融合”。

推动外循环,重点落在推进“一带一路”建设和用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(RCEP),这是因为中美贸易不稳定性增加,以东盟为主的RCEP与中国合作更加紧密,数据也显示东盟已经成为我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,欧盟紧跟其后。而成渝地区正是推进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内陆节点城市,向南可以直接主动对接湄公河流域,推动西部地区跟东盟更好经贸往来;向西,成都有中欧班列(成都),也是陆上丝绸之路为数不多的双机场城市,可以更好和欧盟合作,在对外开放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。

用好开放优势:建设内陆开放高地,如何突出区域特色?

·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,要把握“双向”和“立体”两个关键词。重庆的长江水道、成都的中欧班列和双机场,构成了彼此的优势和差异化发展基础。

记者:中央明确要求成渝地区要突出区域特色,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改革开放新高地。和沿海相比,内陆地区的开放特色在哪里?

余淼杰: 站到比较高的层次上看,党的十九大提出,我们要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。全面开放新格局,包括 “双向”和“立体”两个概念。

怎样叫做“双向”?一个是向东,一个向西。向东,因为重庆在长江上游,需要对接中游的城市群,通过长江水道来发展对外经济;而向西是陆上丝绸之路。目前,因为中国跟东盟国家经贸基础更好,所以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得快,但是下一步还是要把陆上丝绸之路从概念变成现实。成都是重要节点,像开行数量领跑全国的中欧班列(成都)就是独有优势,广东等沿海地区就没有。

怎样叫“立体”?立体不只是对海和对长江,同时也包括空运。成都是中国少有的拥有双机场的城市,这也是成都的重大优势。

记者:怎么把优势用好?

余淼杰:成都作为西部的中心,应该做好中欧班列的工作。第一是重视和欧盟经贸机制对接。国家已经出台各种政策,来实现机制创新,比如说最近有一个中欧地理标志的协定,其实就是中国跟欧盟经贸一体化更好的推进方式,成都要积极对接。第二是产品出口到陆上丝绸之路的时候也可以争取国家帮忙推进。怎么说?在中国,产品比如钢铁煤炭产能过剩,但对欧洲来说可能是迫切需要的,因为我们的产品全球最便宜,他们要发展基础设施就迫切需要,这些产能对他们不仅不是过剩的,甚至还是雪中送炭。把这些重工业的产品对接销售到西方去,通过铁路来运输也合适,也可以降低运输成本,所以完全可以争取国家推进。第三,问题在于是有些国家并没有那么多资金。这时候就要发挥金融功能,比如亚投行、私募基金等,解决这个问题。

同时作为西部经济的中心,成都特别要发挥双机场的优势。发展高端服务贸易的话,双机场是重要依托。比如,国际游客西南地区旅游需求特别高,以双机场优势促进旅游业发展,不仅辐射四川,也辐射西南。那么马上可以做的就是,通过双机场,大量迎接国际游客,打造旅游新高地。我认为,成都有个抓手是争取打造自由贸易空港。

记者:我们是内陆地区,我们要建的是什么样的自贸港?

余淼杰:一般当讲到自由贸易港的时候,都认为是河港或者海港,但是成都可以充分挖掘双机场的优势。而且除了双机场,成都还有其他优势可以同步利用,更好打造自由贸易空港。比如,打造自由贸易空港,要求承接的服务、运输的商品,都应该要么是数字导向,要么就是知识密集附加值比较高的的产品。所以我们可以建数字空港,西南地区生产大量的软件、电子产品,体积轻、附加值高,适合于空运,也适合成都空港联系落地对接。

当然,成都在空港上还有一个特色在于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空港,可以跟泸州的河港对接,打造水陆空立体的开放格局。

记者:提到自由贸易港,就让人想起了这些年越来越多的自贸试验区。两者区别在哪?自贸试验区下一步的任务体现在哪里?

余淼杰:自由贸易港是比自由贸易试验更为先进、目标更高的一种试验形式,比如自贸港可以自己设计税制和社会管理制度。

但自贸试验区和自贸试验港,都是以开放促改革的重要抓手。有一个理念要在工作中不断强调,就是“在改革中开放,在开放中改革”,虽然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好像是一个对外开放的工作,但事实上它可以更好通过对外开放来促进对内的改革。目前,自贸试验区基本工作是“一线放开二线管住”,还肩负负面清单的缩减、准入前国民待遇、政府简政放权改善营商环境等改革任务。成渝地区这方面已经做得不错,不过还可以借鉴一些东部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园区经验,通过大规模的引进外资、对外投资,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、对接先进的规则。

除了对外开放促改革,自贸试验区也要对内开放,一个方式就是随着近几年自贸试验区增多,自贸试验区之间更要有意识协同合作。比如今年湖南建了自由贸易试验区之后,成渝两地自贸试验区就不妨与之合作,促进长江上游中游对接,更好发挥长江经济带的作用。

找准发展抓手:价值链爬坡升级,成渝要怎么做?

·推动价值链爬坡升级,必须注重两个很重要的点,一个叫做数字导向,一个叫知识密集。

记者:尽管有这些新机遇,但局部价值链可能破裂的风险,还是会给成渝地区产业发展带来挑战。

余淼杰:成渝地区产业发展要顺应趋势,像劳动力密集型产业,就不见得一定要承接,因为和劳动力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地区比,成都在这类产业上比较优势不强。成渝地区应该承接资本密集型产业,因为这类产业需要产业链的配套,而东南亚国家尽管劳动力成本低但没有产业配套,国内特别是四川和重庆,则有“三线建设”的产业基础,承接资本密集型产有比较优势。

成渝地区承接资本密集型产业后,进一步注意价值链升级,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应对全球价值链断裂风险。现在产业转移、制造业外资企业撤资论调抬头,尽管不具有可行性,但也提醒我们必须提升价值链。国家也非常重视成渝地区承接的资本密集型产业,比如为推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,还专门设立了加工贸易基金。要推动价值链爬坡升级,必须注重两个很重要的点,一个叫做数字导向,一个叫知识密集。

记者:数字导向落到产业上,成渝应该关注哪些产业?

余淼杰: 数字经济有三方面内涵。一是数字商品贸易,偏向发挥电商优势,打造电商平台;二是数字服务贸易,主要包含如软件出口、咨询等;三是数据贸易,贵州做得很好。我觉得成都数字的商品贸易可能优势不明显,因为阿里等巨头主要在东部,但是可以做数据贸易,和贵州更好合作,还可以发展数字服务贸易,这方面能运用好双机场优势,做数字空港。

记者:您前面说,价值链升级还有个关键是知识密集。

余淼杰:成渝地区目前能够承接的是资本密集产业,下一步要努力提升它的产品的附加值,向中高端冲刺。这个怎么来实现?加强研发投入是非常重要。说到底还有一点,都需要靠人才,要让要素更好配置,设计出更好的政策来吸引人才。人才的引进只是第一步工作,第二步,还要提升本地的人才的水平和能力。

本文来源《四川日报》

川观新闻记者 刘志杰; 摄影 吴枫; 剪辑 周芷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