观点

当前位置: 首 页 >> 观点 >> 正文

余淼杰:财政勇担责任 办成大事难事

近日,全国人大代表,国际经济学会会士,辽宁大学党委副书记、校长余淼杰接受中国财经报》记者采访,现将原文转载如下:

2024年,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,国内生产总值GDP)达134.9万亿元、增5%。财政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,财政政策做到了适度加力、提质增效全国人大代表,辽宁大学党委副书记、校长余淼杰高度肯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。

余淼杰表示,去年我GDP增速从二、三季度4.7%4.6%,回升至四季度5.4%,经济运行出现积极变化与我国及时出台一揽子增量政策密不可分。特别是,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;叠加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、专项资金、税收政策等工具,支持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;向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、调整完善高校学生资助政策等,加大对重点群体的支持保障力度,这一系列政策有力促进经济稳定和民生改善。

余淼杰认为,今年预算安排充分体现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基调。除赤字规模5.66万亿元外,还将发行超长期特别国1.3万亿元、新增发行特别国5000亿元、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4.4万亿元政府债务总规模合计新11.86万亿元,表明财政支出强度明显加大,以更加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来支持办成大事难事

预算报告提出,今年赤字率4%左右安排、比上年提1个百分点,赤字规5.66万亿元、比上年增1.6万亿元3%的赤字率,凸显我国政府实事求是、稳扎稳打的态度,是在统筹考虑财政收入形势和支出需要后作出的科学决策余淼杰说。

支出结构凸显我国财政治理的智慧与温度余淼杰表示,安排超长期特别国3000 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,扩大政策覆盖范围、优化补贴申报流程、健全回收利用体系,撬动更多大宗消费。新增发行特别国5000亿元,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。全国教育支出、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均接4.5万亿元;科学技术支出1.2万亿元;卫生健康、住房保障等领域支出保持较高增幅这些举措将有力提振消费、托底民生保障、提高投资效益、激发经济增长潜力

余淼杰认为,对地方政府专项债的相关安排是预算报告又一大亮点。一方面,明确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投向。支持地方加大重点领域补短板力度,进一步向实施区域重大战略、发展新质生产力、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倾斜。另一方面,优化规范管理地方政府专项债。优化专项债券管理机制,完善专项债券额度分配,提高专项债券规模与地方财力、项目收益平衡能力的匹配度,对专项债券投向领域实负面清管理,扩大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,开展专项债券项自审自试点等。

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分类推进高校改革,扎实推进优质本科扩容,加双一建设,完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。对此,余淼杰建议,将高校宿舍改造纳项目建设储备库更多学生进入校园,必然需要学校提供更多宿舍他同时建议,通过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收入,进一步提振消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