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21世纪经济报道》|余淼杰:RCEP可使成员国逆风中“抱团取暖”,推动亚太经贸一体化水平大幅提升
近日,《21世纪经济报道》专访辽宁大学党委副书记、校长余淼杰教授,现将原文转载如下:
专访辽宁大学党委副书记、校长,国家级人才项目特聘教授余淼杰: RCEP可使成员国逆风中“抱团取暖”,推动亚太经贸一体化水平大幅提升
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、全球经济贸易面临挑战的情况下,RCEP的实施和生效适逢其时。
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胡慧茵 广州报道
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》(RCEP)实施生效一周年,“朋友圈”已扩大至13个国家,区域贸易自由化的优势也逐步显现。
最新数据显示,今年前10个月,中国对RCEP其他14个成员国进出口增长8.4%。作为当今涵盖世界上人口最多、经贸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,RCEP的实施生效不仅对区域内国家经贸带来十分重要的影响,也给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动力,对全球性自由贸易有借鉴意义。
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、全球经济贸易面临挑战的情况下,RCEP的实施和生效适逢其时。
“RCEP的规则中除了降低关税,还有一个原产地累进规则,有助于成员国之间的抱团取暖。另一方面,RCEP生效之后相当于把市场做大了,规模经济的实现,能够有效抵御某些国家所推行的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欺凌行径。”辽宁大学校长、国家级人才项目特聘教授余淼杰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说。
值得一提的是,RCEP的实施对于中日韩的特殊意义——中日韩首次通过一项贸易协定联系在一起。
余淼杰向21记者指出,RCEP生效后,中国主要从日韩进口核心零部件,然后把一部分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转移到东南亚国家,这是主要的合作方式。他认为,东亚经贸一体化的前景或潜力并不低于欧盟,RCEP的模式非常适合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。
(辽宁大学党委副书记、校长,国家级人才项目特聘教授余淼杰,图片由受访者提供)
通过高质量产品创造需求
《21世纪》:RCEP实施生效一年来,中国的哪些产业受到的影响更为突出?
余淼杰:RCEP实施生效这一年来,中国的产业所受到的影响呈现异质性的特征,即不同的产业和分布在不同地区的产业,所受到的影响也不同。
我以中国出口大省广东的情况来进行说明。
RCEP中最重要的一项规定是关税的减让。因为关税的减让是双边的,所以对中国产业来说,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利好。而在广东地区,有些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产业,比如纺织业、玩具行业。RCEP的实施对这些产业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,相当于使它们出口的关税下降,降低了出口成本,有助于产业的出口,并提升它们的国际竞争力。
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,中国的某些产业也受到更加严峻的进口冲击。RCEP生效之后,国内经常从东盟直接进口农林牧渔方面的产品。因此,我们可以看到国内的部分海产品、冷冻蔬菜等农产品,以服装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品,汽车摩托车零部件组装等工程机械密集型产品,还有部分技术密集型产品,比如集成电路、半导体的器件等,都会受到一定的冲击。
RCEP实施生效对中国产业的影响,一方面是促进了出口密集型部门的出口,另一方面,进口竞争型的产业也面临更激烈的竞争。长期而言这肯定是好事,尽管进口面临更多的竞争压力,但可以创造出一个优胜劣汰的环境,逐步实现生产力的提升,并提高它们的竞争力。
《21世纪》: 市场预测,明年世界经济出现衰退可能是大概率事件。当欧美需求急剧下降时,RCEP将起到怎样的作用?
余淼杰:明年世界经济会出现外需疲软。这主要的原因,首先是欧盟经济有出现衰退的可能;其次,美国经济的增速急剧下滑,若如此,这将会影响外需,外需会变得疲软。同时,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,明年我们还是要做好出口工作,出口依然会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火车头。
要应对外需疲软,关键是要发挥RCEP的作用。其中有两点,第一,中国与RCEP的成员国有互相减免关税,以及进一步推进贸易自由化、投资便利化的安排。所以我们可以借助RCEP,扩大对东盟以及东南亚国家的出口,积极拓展新兴工业国家的市场。其次,我们还要认识到如何深耕欧美市场,即发达国家市场,需要通过高质量的供给来创造有效的需求。
举例来说,比如原来我们出口到欧美市场的产品,如果是质量一般的标准化产品,那欧美市场的外需疲软就会对中国的出口产生较大的影响,出口增速将有所放缓。但相反,如果我们出口的手机、小家电等,能制造出新的产品,创造出高质量的供给,就能有效提升国外对中国消费品的需求。这就是通过高质量的供给创造有效需求的一个例子。
RCEP之所以在其中发挥着作用,是因为RCEP的签署使我们能从日韩用更低的成本进口高质量的中间品,这样有助于我们利用高质量的中间品,再加上国内的中间品,形成一加一大于二的耦合作用,生产出更高质量、能够满足世界各国消费者的高水平产品,这就能有效地解决和应对需求疲软带来的冲击。
向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中高端迈进
《21世纪》:RCEP会如何改变亚太经贸圈原有的供应链和产业链分工?未来中国要如何在相对占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,以及面对日韩挑战的高端产业方面寻求平衡?
余淼杰:由于多边经贸合作的推进出现困难,举步维艰。此时RCEP就形成了经贸中独立的,类似于三足鼎立中的一“足”。它对产业链和供应链就会产生新的影响,具体表现为导致产业链的短链化和扁平化。
换言之,原来产业链有可能还包括了RCEP圈外的部分国家,但是现在圈外的国家因为关税的原因,被排除在外。这就意味着说,这些圈外的国家,它们的市场份额被RCEP的15个成员国重新分配,这就属于RCEP成员国的一个好处。
而在分配过程中,有的国家相对得益更多,有的国家相对得益较少,不同的产业会出现不同的形态。对中国而言,我们需要充分利用RCEP的经贸圈,从日韩进口高质量的中间品,借鉴吸收它们的高技术并转化为我们自己的技术,并把日韩的中间品以及本国的中间品原材料相融合,提升我们产品总体的质量水平。
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方面,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附加值较低,主要依靠劳动力密集程度。而因为中国的劳工成本不占比较优势,所以转移出去是大势所趋。RCEP的形成会加速劳动密集型产业向RCEP国家转移。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失去劳动密集型产业。相反,我们要向劳动密集型的中高端迈进,来提升产品质量。
RCEP有助亚太国家“抱团取暖”
《21世纪》:RCEP的实施生效如何作用于东亚多边经贸?
余淼杰:东亚地区确实处于生产网络成熟、区域内贸易紧密的环境。至于经济一体化程度,东亚地区的经贸一体化程度确实没有欧盟那么强。欧盟经贸的一体化不止体现在贸易,也体现在金融包括货币等方面的一体化。但是,我们不能够简单地认为,东亚经贸一体化的前景或者潜力低于欧盟,因为这是由不同的客观环境所导致的。欧盟经贸一体化有一个前提,就是欧盟各个国家的经济规模相差不大。虽说德法的经济规模相对其他国家稍微大一些,但这一差距相对于中日韩与其他RCEP伙伴国之间的差距来说,还是比较小的。
因此,小型的经济体比较容易形成经贸的一体化,以及政治的一体化。从亚太经贸圈的情况来看,当中的15个国家政治制度不一样,经济的发展程度也不一样。因此,我们更适合强调一个灵活性跟原则性相结合的模式。目前RCEP的模式,非常适合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。
《21世纪》:中日两个贸易大国通过RCEP首次建立了自贸协定关系。您如何展望中日韩自贸区谈判的前景?
余淼杰:我认为中日韩自贸区的建立非常重要。对中国而言,积极推进中日韩自贸区,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比积极推进《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》(CPTPP)更为重要。相对于RCEP,CPTPP是有着更高要求的区域自贸协定。而中国之所以要加入CPTPP,很重要的原因是CPTPP里面有日本这样一个经济大国。而中国和日本之间,也是从RCEP开始才建立自贸联系的。如果我们能够在中日韩之间建立起比RCEP水平更高的中日韩自贸协议,那我们就不需要与CPTPP的11个国家都进行谈判,而只需要跟日本进行谈判,推行中日韩自贸协定难度会比CPTPP要低。若成功建立高水平的中日韩自贸区,将有利于我国对外经贸的发展。
《21世纪》:您曾提到企业应该利用RCEP的优势,努力实现抱团取暖。具体从东盟地区和中日韩三国来看,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企业要如何利用原产地累积规则进行合作?
余淼杰:RCEP生效后,我们主要从日韩进口核心零部件,然后把一部分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转移到东南亚国家,这是主要的合作方式。具体说到利用原产地累积规则,要培训企业申请原产地证书,对于像贸促会这样的部门需要做好培训工作,落实具体的机制。
实现规模经济并抵御风险
《21世纪》:当前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,全球贸易面临挑战。RCEP如何帮助成员国抵御外部风险?
余淼杰:RCEP的规则中除了降低关税,还有一个原产地累进规则,有助于成员国之间的抱团取暖。另一方面,RCEP生效之后相当于把市场做大了,规模经济的实现,能够有效抵御某些国家所推行的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欺凌行径。
《21世纪》:在新形势下,亚太自贸区(FTAAP)的建立有何必要性,目前还面临哪些阻碍?RCEP对亚太自贸区的谈判和建立有何意义?
余淼杰:RCEP比较强调各个国家可以兼顾它们的发展水平,即灵活性跟规则性。《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》(CPTPP)则标准更高更强调原则性,但各个国家之间的灵活性相对较少。而亚太自由贸易区(FTAAP),应该是介于这两者之间。所以,在我们形成了RCEP之后,若一些国家还没有办法达到CPTPP的标准,就可以实现并运用FTAAP的规则。
(作者:胡慧茵 编辑:和佳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