媒体访谈

当前位置: 首 页 >> 媒体访谈 >> 正文

人民日报|已识乾坤大,犹怜草木青 ——余淼杰校长在辽宁大学2024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

7月5日,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报道了全国人大代表,国际经济学会会士,辽宁大学党委副书记、校长余淼杰在2024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。现将全文转载如下:

亲爱的同学们、尊敬的各位嘉宾、校友、老师们:

大家上午好!

今天,我们相聚蒲河之畔,隆重举行辽宁大学2024年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,共同见证本届4112名本科毕业生圆满完成学业。在此,请允许我代表潘书记及学校其他党政领导班子,代表全体师生员工,向全体毕业生表示最热烈的祝贺!向所有奋战在立德树人岗位上的老师表示最崇高的敬意!向始终关心和支持学校建设发展的家长、校友以及社会各界朋友表示最衷心的感谢!

同学们,四年前,你们带着梦想与希冀来到辽宁大学。这一路走来,你们与母校“并肩行”。因为有你们,学校“双一流”建设阶段性目标圆满达成;这一路走来,你们与时代共成长。因为有你们,今天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、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。这一路走来,你们看到了大学之美、乾坤之大。在这四年里,你们奋发图强、斗志昂扬,共同见证了“你我向上、家国向前”的璀璨征途;在这四年里,你们同窗并椅、焚膏继晷,共同谱写了“芝兰之交、有志竟成”的青春芳华;在这四年里,你们以书为伴、教学相长,共同绘就了“令公桃李满天下,何用堂前更种花”的师生情谊。

今天,你们将从辽宁大学出发,奔赴下一段里程。你们中的部分同学选择在国内升学,有的留在母校深耕,有的将赴北京大学、复旦大学等高校继续深造。部分同学选择了“三支一扶”“西部计划”等项目,立志服务人民、扎根基层。部分同学选择国外求学,打开视野看世界。还有更多的同学将发挥所学,从事自己热爱的职业,融入国家建设洪流。“鹤鸣于九皋,声闻于天。鱼在于渚,或潜在渊”。无论大家做出何种选择,相信都是基于对人生的审慎思考和对未来的无限期许。

亲爱的同学们,母校感谢你们!感谢你们在校四年点点滴滴的努力,你们不负自己,更荣耀辽大!感谢你们数载持之以恒的拼搏,你们不负未来,坚定征途远大!今天你们将离开母校,赶赴新程。临别之际,有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。

在反复思考后,我想到了那句,我每次读到、念到、想到,都达观入心、温暖满怀的一句话,“已识乾坤大,犹怜草木青”,语出儒学大师马一浮的《旷怡亭口占》,诗的本意是即便是经历世事沉浮、阅尽人间沧桑,当俯下身子看到草木生发,春风又绿,依然能够生出喜悦之情。即便同学们已见识过世界的辽远壮阔,依然对微弱的生命个体保持怜爱与关心。也就是说,只要天下有一个人在受苦,我们也感同身受,如同自己在受苦。只要天下有一个人在受难,我们也亲临其境,就像自己在受难一样。走向社会,大家既要有铁肩扛大义的担当,又要有怀揣世间大爱的情怀;既要意气风发、纵横天地,也要以仁存心、博爱苍生。
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人类应该和衷共济和合共生,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不断迈进,共同创造更加美好未来。“已识乾坤大,犹怜草木青”所蕴含的格局与意境,与总书记所首创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高度契合。这两句话体现的是一种兼济天下的情怀,是一种质朴醇厚的人生态度,更是一种以爱己之心爱人、爱天下苍生的良善。所以,在同学们即将赶赴人生新征程之际,我重点分享我对这两句话的理解,和大家共勉。

一要望远,识乾坤之浩瀚

“已识乾坤大,犹怜草木青”,需要我们在前行的路上不断望远同行。亲爱的同学们,四年前,你们带着“春风得意马蹄疾,一日看尽长安花”的释然与兴致,意气风发地来到辽宁大学。四年后你们将从这里蓄力同行,这同行,便是与家国同向,与时代同频,与人民同心。正如梁启超先生在《少年中国说》里提到的一样:“天戴其苍,地履其黄。纵有千古,横有八荒。前途似海,来日方长。”希望你们在这“来日方长”的五千年以来最好的时代,学成万圣学,报国家,泽万民。

青春从来系家国,青年勇挑重担、勇克难关、勇斗风险,中国就能充满活力、充满后劲、充满希望。大学四年,你们走进院士讲堂、会士课堂,与科学巨匠、名家大儒交流对话,体会真理愈辩愈明;你们依托“宋则行名家大讲堂”等高端学术平台,由时事洞察原理,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;你们用自己的脚步丈量白山黑水,发现辽宁之巨变、感受东北这个好地方,在国家振兴东北的战略中成长自我,根植家国。

辽宁大学走出的你们,热血且理性、向上而通达。在这场欢愉的相送中,作为师长的我们竟和你们一样激情满怀,因为,从这一刻起,4112个独立的你们,将以“已识乾坤大”的襟怀和气度,成为“受光于庭户见一堂,受光于天下照四方”的人。将以“犹怜草木青”的感知与良善,成为“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,荧烛末光增辉日月”的人。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的接力棒传递到了你们的手中,怎样接好这一棒,是青年之责任,也是青年之使命。要顺时代浪潮而行,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,在把握规律、熟悉规则中,抓住时代带来的机遇,然后再努力成为助推时代的人。要胸怀“国之大者”,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,助力辽宁全面振兴,在打造新时代“六地”的火热实践中展现青年作为、贡献青春力量。

二要俯身,藏济民之良善

“已识乾坤大,犹怜草木青”,需要我们在前行的路上不断俯身济民。“君子于仁也柔,于义也刚。”我们辽宁大学拥有红色基因和深厚底蕴,我们培养的学生也是仁义并存、刚柔并济的。在你们当中,也不乏见义勇为、扶贫帮困、支教助学的杰出代表,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,向社会展现了辽大青年心存大爱、挺膺担当的精神风貌,谱写了不畏艰辛、无私奉献的新时代正气之歌。不管身处何地,身处何境,我们都要心怀“悲悯之心”,深藏济民之良善,带着同理心去关爱身边的人,关注身边的事。鲁迅先生曾经说过“无尽的远方,无数的人们,都与我有关”,这一句“有关”,有仁有德,有情有义,是人性的担当,也是生命的意义。同学们,此去前行,你们会迈入大千世界,会融于人间烟火,希望你们“心怀悲悯关苍生,深藏大爱济良善”。

愿你们成为谦谦君子,摒弃傲慢骄矜,常怀感恩之心,做到谦和大气、虚怀若谷、容载万物。追逐梦想可立凌云之志,为生民则俯身于地,感受青青草木之芬芳,体悟广袤大地之温度,带着同理心与时代同频共振、与人民同心共情。

愿你们成为仁人君子,长存“仁人恻隐”之情,但行“民胞物与”之志。无论走得多远,始终保持赤子初心,不计较个人得失,勇于担当、甘于奉献,无愧于心、无畏于行。以君子对正义的坚守和对仁爱的坚持,传播真善美、传递正能量。有一句话这样说,生命的意义是如此的厚重,无论我们怎样全力以赴,都不为过,因为我们生而为人,生而为众生。

愿你们成为大雅君子,有道德、有修养、有才华、有学识,无论求学深造抑或走向社会,都有“不忧一家寒,所忧四海饥”的悲悯之心,都有“但愿苍生俱饱暖,不辞辛苦出山林”的豪情壮志,都有“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”的高尚情怀。

三要昂首,书胸中之丘壑

“已识乾坤大,犹怜草木青”,需要我们在前行的路上不断昂首自信。“胸中元自有丘壑,盏里何妨对圣贤”。胸中丘壑,是我们在辽宁大学读过的那些书,上过的那些课、做过的那些实验累积的厚重,是我们在理性认知的基础上对事物的判断与看法,更是我们走过路、历过事、阅过人后,心藏静气与定力的自信。希望同学们胸有丘壑,胸生层云,坚守本心,坚持自我。

要保持独立思考与清醒辨别的能力,乱云飞渡仍从容。尤其当前我们身处AI时代浪潮,难以避免被信息包围,被大数据投喂,被算法解读,拥有独立思考和自我表达的能力,显得尤为宝贵与重要。希望同学们不人云亦云,不随波逐流,不役于物,不受外界因素影响,始终保持清醒的辨别能力。只要是对的,这世界即使只有你一个人在坚持也要坚持。因为如果连你都不坚持,就没有人再坚持了。

要保持不为繁华易匠心,不因盲从失本心的能力,始终坚定自信。“己不自信,何以信于人”。辽大学生从来不输于人,也不逊于人。在我心目中,辽大就是中国最好高校之一。因为建校76年来辽大培养的30余万名毕业生,秉承着辽大人“明德精学”的精神,奋战在各行各业,为校之荣、家之兴、国之强、民之富“笃行致强”。以他们为榜样,今天的你们更应自信前行,始终保持内心的丰盈与坚定,保持追逐梦想的自信与决心,以自强之姿担当时代大任。因为成功的机会总是给那些勇于开始,并执着坚持的人准备的。希望你们静守丘壑,以赤子之心明真理、担大义。

四要登高,振凌云之双翼

“已识乾坤大,犹怜草木青”,需要我们在前行的路上不断登高蓄力。登高是攀学术之高峰,跃人生之高度,更是见世界之高远。每个人的理想抱负不同,每个人的选择和机遇不同,每个人的起点和征程也不同。今日阔别母校,希望同学们以登高的心态,再立青云之志、再振凌云之翼。无论你们做何种选择,作为师长,作为母校,我们都坚定地支持你们,衷心地祝福你们!

希望继续深造,勇攀学术高峰的你们,“知不足而奋进,望远山而前行”,既如饥似渴读有字之书,也孜孜不倦读无字之书,在持之以恒的学习中,淬炼挺拔的精神,增强真正的本领。希望你们始终保持对真理的探知,不慕荣利、不务虚功,以“板凳要坐十年冷,文章不写半句空”的求实与执着,持续产出有思想高度、理论深度、文化厚度的学术成果,坚定地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。

希望步入社会、血性打拼的你们,尽展辽大风骨,勇作中流砥柱,因为你们的母校,在风雨兼程的76载征程里,书写了筚路蓝缕、以启山林的发展华章。你们的血液里、骨子里当有这份血性和韧性。不论前行的你们,遇到怎样的挫折,请记得坚定如你、自信如你、勇敢如你,就没有什么能够轻易打倒你,因为你们是辽大人。

希望走出国门、融入世界的你们,坚定地传播好中国声音,自信地讲好中国故事,让世界看到你们的样子,就知道“何以辽大”,让世界看到你们的样子,就知道“何以中国”。希望你们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,不仅让中国人民能够享受安居乐业、繁荣富足的现实生活,而且让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民同样过上幸福而有尊严的生活。

亲爱的同学们,知者不惑、仁者不忧、勇者不惧,“于道各努力,千里自同风”。此一行天辽地大,请自信前行,敢闯敢干识乾坤,为己修身,为国立业。愿大家万里归来颜愈少,忧怜草木心赤诚。祝福同学们载梦起航,青云相望!

余淼杰,男,汉族,1976年生,教授,博士生导师,美国戴维斯加利福尼亚大学经济学博士,现任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、国家监委特约监察员、辽宁省人大常委、辽宁省人大立法委委员、辽宁大学党委副书记、校长。是联合国国际经济学会(IEA)会士,长江学者特聘教授(2019年)、首届青年长江学者(2015年)、国家杰青基金获得者、北京市卓越青年科学家、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、 商务部经贸政策咨询委员、财政部“中美研究智库联盟”理事、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国立大学名誉教授、俄罗斯联邦财政金融大学国际顾问理事。系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、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副会长、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副理事长、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、辽宁省社科联副主席、黄廷方/信和青年杰出学者、全球经管类前1%高引论文经济学者,也是迄今为止唯一获得“英国皇家经济学奖”的华人学者。被联合国、亚洲发展银行、财政部、商务部、国务院参事室和多个地方政府聘为专家顾问,被专门邀请到联合国总部做中国经济发展报告。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。